教学比赛比什么:从“一堂课”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革命”

【摘 要】伴随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正尝试以教学比赛为抓手,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筑牢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革命”。毋庸置疑,教学比赛在探索“金课”、培育名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亦不可否认,当前比赛也出现了“重形式而轻内容”“重表演而轻教学”等危险。基于此,从教学比赛的评判标准入手,通过对困境原因的分析,尝试提出通过重塑“内容为王”的评价标准,提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深度、广度与温度,从而让教学比赛与“课堂革命”互为表里、同向同行。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课堂革命;内容为王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而新时代的发展更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2017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阐释“课堂革命”;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号召“打造金课”;2019年,国家更明确提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中国高校应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近3年来,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的革新发展,各类教学比赛如火如荼、迅速升温,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青年教师后备人才的需求较为显著,因此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比赛更为密集、更为频繁。毋庸置疑,教学比赛在提升高校重视度、调动教师积极性、增强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亦不可否认,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遍地开花的情势下,一些赛事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形式而轻内容”“重表演而轻教学”等危险。为此,有学者发文反思“为什么唯独中国有众多教学比赛”,亦有选手因挣扎于教学科研的双重考核中而叫苦不迭;“以赛促教”是否只为镜花水月,教学比赛为何出现发展瓶颈……,这些都引发了高等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笔者前后两年亲身经历的5个级别的比赛来看,教学比赛诚然有其时段、场地、对象的特殊性,但当前舆论中的简单否定恐怕亦失之偏颇;当前教学比赛之困,并非困于比赛本身,而是困于优劣之标准未能清晰稳定。本文即以教学比赛的评判标准为切入点,分析“比赛”与“教学”相背离的原因,并尝试回答如何通过“比好一堂课”反哺真实教学中的“课堂革命”。


一、“一堂课”的困境:教学比赛的双面效应

用20分钟赢得专家的肯定,是教学比赛对每位参赛选手提出的严峻挑战。在各地现行的教学比赛中,组织方大多会对标每两年一次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下简称“全国青教赛”),不仅由于这一赛事级别最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目前采用选拔赛制,其参赛选手需通过校赛、省赛的重重比拼之后才能获得国赛的入围资格。因此,全国青教赛历年来的评价标准不单单是教育部改革的风向标,还是各级省赛、校赛的重要参照。2018年,第四届全国青教赛首次在文、理、工3个组别之外单设“思政专项”;2019年,第十一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评分标准中特别新增“凸显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一项,且将其置于10项评价指标之首,这些既体现了当前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成为锻炼和培养青年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抓手。然而,依现行赛制,选手最终呈现于评委面前的是一个或多个20分钟的教学节段,如何在20分钟里体现“立德树人+专业育人”,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标准高、难度大,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埋头钻研教学规律;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选手为获得高分而采取的各种权宜之计。以2019年第十一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为例,其总分100分的分值包括3个部分,即教学设计30分、现场教学65分以及教学反思5分。其间,20分钟的现场教学环节占比最大,也最容易拉开差距,它需要评委对3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包括教学内容35%、教学组织45%以及教学效果20%。尽管评分标准对这3个维度皆有细则说明,但因其主观性较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20分钟的评判标准往往显得多少有些“飘忽不定”:在评委眼中,这20分钟需要体现选手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的深度理解和熟练运用;但在选手眼中,这20分钟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效果。事实上,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由于对评分标准理解不同,教学比赛衍生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双面效应:一面是热热闹闹、众人参与,另一面是冷眼旁观、谨慎批评。

  双面效应何以产生,探其根源,应该说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从“理念”尝试“落地”的一种折射。自教育部党组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以来,“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一理念带动了思想政治工作一系列的深度改革。3年中,在多个部门多方力量的协同推动下,思政课的“课堂革命”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和点头率,也激励了一批青年教师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在此背景下,2017年之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青年教师比赛受到了广泛关注,教学改革中的许多新做法也被第一时间应用于比赛之中,例如利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又如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再如加入贴近学生、贴近热点的音频视频……,这些做法不仅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也的确为比赛增光添色。然而,伴随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思政课比赛的水涨船高,通过单方面改换教学手段和形式以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渐显瓶颈,专家学者开始呼唤继续深化有关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的深层改革。由此可见,教学比赛的“热”与“冷”皆根植于此,当教育界对“一堂好课”的标准从“抬头率”进阶为“获得感”,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在2019年一边是评委面对比赛现状深感“不满”,而另一边是选手面对比赛动员吐槽“太多、太难”。


二、反思“课堂革命”:课堂之迭代与比赛之考评

新时代的教学改革推动了教学比赛迅速升温,而对教学比赛的冷静批评也促使我们反思改革。2018年起,教育部开始陆续对多所大学进行“本科教学审查评估”,“拿什么尺子”去衡量当前的现状并引领未来的发展,“课堂革命”再次引起了学界的热议。参与此次评估的别敦荣教授发文指出:“课堂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两个,一是完善人才培养规则,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要这个“革命”的突破口就在于“教师培训”。[2] 的确,教师是将现代课堂理念、技术、方法和要求带向讲台的主要渠道,只有让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活动组织、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才能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课堂革命”。然而,尽管从根本上来说进行大范围的教师轮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式,但通过教学比赛在专业领域内树立具体的“对标”榜样,则会为改革提供更清晰、更便捷、更具影响力的实施路径。由此而言,教学比赛之考评标准应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而不断变化,因为它的作用不仅在于选拔人才,还在于引领未来的“课堂革命”。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国高校要着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强、应用动手能力强、品德修养综合素质高”的“两强一高”人才;落实于教学比赛的考评之中,就是要体现对“立德树人+专业育人”的价值引领。尽管比赛的现场教学只有浓缩的20分钟,但它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节段,同样需要进行“导入、讲授、总结、布置作业”全流程的教学设计,这与真实的课堂教学思路一致。因此,评判每一个20分钟孰优孰劣,不单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3个显性指标去考量,更要追问这一节段是否达到了“立德树人+专业育人”的教学目的。在过去的两年中,笔者分别以选手、评委、教练的不同身份参与过各类比赛20余场,就笔者目力所及,胜出者多在“立德树人+专业育人”方面有所思考、有所钻研,并非一味追求“效果”而忘却了“目的”。教学比赛究竟比什么?事实上,比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以“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奠基的课堂,才是真正能够打动评委的课堂,也是学生眼中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首先,坚持“内容为王”,是要让思政课有“高度”。所谓“高度”,就是政治站位要高、家国情怀要深,要把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毋庸讳言,思政课的讲台不仅要“讲知识”,还要“讲使命”;落实到教学比赛中,便是每一个20分钟是否体现了思政课的政治性、方向性,这一点应是评委的重要考量。例如,五四运动一贯是教学比赛中的热题,而2019年恰逢百年纪念,这一议题更是在各级比赛中多次出现。然而,尽管很多选手把五四运动讲得跌宕起伏,现场气氛也亲切有趣,但以评分结果而论,评委对此似乎不尽认同。我们或以为,这是专家评审与大众评审的审美不同;但事实上,这归根于上述20分钟只停留于知识传授,而没有进行价值引领——五四运动之所以会成为思政课教材的重点篇目,其原因在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而青年成为了革命的先锋。因此,即便视角不同、论证不同,但均应透过五四运动去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这是思政课的应有之义,此为“守正”,再论“创新”。正如刘建军教授在介绍“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近年经验时所说:“在‘高、精、尖’的序列中,‘高’具有前提和基础性意义。它讲的是立场和站位的问题,如果立场不正确,站位缺少高度,就不可能实现后面的‘精’和‘尖’。”[3]的确,思政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核心课程,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政治高度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

  其次,坚持“内容为王”,是要让思政课有“深度”。所谓“深度”,就是洞察经典文献背后的思想,不仅讲知识,还要讲知识的“来处”。同样以五四运动为例,小学、中学均会讲“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论题,而在大学,教学则应向纵深发展,讲透论题的“来处”。“什么是新民主主义”“为何无产阶级会登上历史舞台”“为何要反帝”……,这一系列的“为什么”是帮助学生探寻事物的本质,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只有将“史实”与“史识”联系起来,教学才能进入深度理解和深度反思。然而,在传统的讲述中,思政课偏重于宏观叙事,较少进行具体而微的逻辑论证以及历史流变的动态分析;延伸至比赛,不少教师担心20分钟容量有限,因此,在讲到概念、理论时一带而过,不去深究,仅仅成为了“知识的搬运工”。事实上,未触及事物本质的教学则会严重缺乏教学作用力,正如多年连续担任北京市教学比赛评委的李芒教授所言:“在多数场合,学生并非厌恶一般意义上的学习,也并非因为懒惰而厌学,而是因为课堂教学淡而无味、弃而无憾,没能给予学生精神突围的快感,没能激发学生振臂欲搏的豪情,没能营造让学生体验自我价值的氛围而对课堂失望。”[4]因此,在“打造金课”的目标指引下,思政课还需进一步提升“课程挑战度”,而教学比赛更要以高标准进行探索,在20分钟之内深入浅出地讲理论,兼顾“复杂”与“清晰”。一堂好的思政课,应该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相统一,它需要从学生的知识盲点出发,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正所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在批判与辩证中讲透理论,才能让学生信服“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

  再次,坚持“内容为王”,是要让思政课有“广度”。所谓“广度”,就是要体现思维的广泛联系,注重转换视角和启发性教育,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创新。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不仅要“守正”,还要能“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不应当是由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在更复杂的语境中思考中国、在更长的历史中解析中国,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才有可能让“中国道路”与时俱进。五四运动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五四话语并非囿于“1919年的中国”:从空间来讲,它是同一时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在中国的一个折射;从时间上来讲,它既是近代以来思想启蒙运动的延伸,也是此后青年运动不断演进的动力。在教学设计上,打通时空的“起承转合”,其实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青年学习五四精神,不是令其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无所作为,而是通过回溯历史上的“新青年”去反思今天的“新青年”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由此而言,“在中华文明5000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年、中国近代170年、中国共产党100年、新中国建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的广阔视野中讲理论,才能提升学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才能启发学生体会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内在连续。

  最后,坚持“内容为王”,还要让思政课有“温度”。所谓“温度”,就是要有共情意识,要能够触碰学生的心灵,真正以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志业。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学生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将自己当作历史的主人而不是看客。然而,今天大学课堂中的“旁观者”并不在少数,这样的课堂看似冷静中立,但却遮蔽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是“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这一重要属性。然而,增加课堂的“温度”亦不可简单理解为“有泪光、有笑声、有歌颂、有愤慨”,教学比赛中的20分钟更不能衍化为“作秀”,大学课堂是严肃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教师是学者而非演员,高等教育应是在平淡中求深刻,在严谨中求批判,在苦行中求快乐。著名教育学家石中英教授认为:有温度的教学,是在学术感动、人格感动的基础上“促使灵魂转向”,从而实现“将灵魂向上拉”的功用。[5] 由此而言,思政课的教师不应当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以及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判者,而应当是学生求知的引导者——或用对学术求真求解的不懈奋斗,或用对弱势群体的温暖关怀,或用为家国忘我献身的壮烈选择,或用为人类作贡献的高远志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时代大潮之中,如何做一个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这一方针也应同步体现于教学比赛中。“内容为王”,以课堂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赢得评委,不仅是获胜之正途,更是教学之正道。尽管青年教师要在20分钟的时间里体现对上述维度的思考与探索殊为不易,但也正是通过比赛的高压锤炼,青年教师才会得到迅速成长并爱上讲台。让教师有获得感,是教学比赛能够生生不息的基础;而让课堂之迭代与比赛之评估同步更新,才能提振教师的主动性,不断推进“课堂革命”。


三、比赛如何“反哺”课堂:实现理念与评估的内在统一

消除“教考分离”、推行“教考合一”,是当前各高校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学生的考试如此,对教师的评估亦当如此。思政课的教学比赛如火如荼,但业界各方对其评价不一,应该说,这是由于课堂教学与教学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教考分离”,它使得比赛成为了一场精心准备的“表演”,逐步脱离了课堂教学,远离了“课堂革命”。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部分参赛选手会抱怨比赛浪费时间、意义不大,这是因为备赛的过程并未关照现实教学的痛点,教师的投入无法“反哺”教学,进而消减了参赛带给他们的获得感。

  教学比赛比什么,反映的是大学教学的价值观。进入新时代,打造新课堂,首先要引领教师这一群体对“金课”的理解,而教学比赛恰恰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抓手,它的评估标准不仅能促进青年教师基于新时代的变化去探索教学,还能够显性枚举“金课”多维度的观测点。正所谓“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一场高质量的比赛不但是选手展现其风采的平台,而且是切磋技艺、以赛促教的通道。教书育人是高校的核心使命,而青年教师则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在笔者所在的清华大学正是以青年教师比赛为平台,连续20年薪火相传探索教学,培育出清华大学“春风化雨、课比天大”的教学价值观[6];其间,这一平台不仅培养出多位教学名师,更重要的是该平台还凝聚了一批爱教学、讲奉献的教师,他们形成合力、“反哺”课堂,让更多的清华学子受益,从而实现了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当青年教师走下教学比赛的赛场,回到自己真实的课堂,那些通过备赛而领悟的教育理念、锻造的教学技能都会引领更深层次的“课堂革命”,而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面貌也借由教师的践行变得焕然一新。

教学比赛比什么,反映的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路线图。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并明确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之一便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教师队伍”。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立德树人+专业育人”的职业角色将更加突出,高校讲台上正在发生的“课堂革命”也更应该坚持“内容为王”。正如习近平所说的:“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7],教学比赛则会促使广大青年教师反复体会什么是“一堂好课”,如何实现“内容为王”。事实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都有赖于教师队伍的不断建设;而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有亲切感和吸引力,还要不断拓展课堂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立足时代讲思想,真正做到“虚”功“实”做,逐步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培养造就新一代社会化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教学比赛“反哺”课堂,重在落实教学理念与评估标准的内在统一。比赛尽管只是短短的20分钟,但依然需要体现当前以“内容为王”为探索方向的“课堂革命”。所谓“金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提升教学效果,而是通过具有“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实现分析能力的提升,并树立“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远大志向。因此,当“课堂革命”从对教学形式的改革深化到对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锻造青年教师的教学比赛也应随之转变,由此提升青年教师备赛、参赛的获得感,提速由比赛延伸至课堂的教育革命,从而让大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4305 1 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859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川)字024号 四川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